華信電子週報

<不動產行情、不動產估價、不動產法規類>

週報主題:

10分鐘搞懂台北市大同區住宅行情(上篇)

前言:在台灣,一般人對台北市房價的第一印象,就是高不可攀,也因此坊間有了「台北居大不易」的說法。為了幫助讀者對更加了解近期台北市住宅產品之行情,本期及下期電子週報將先針對大同區之住宅行情作介紹,參考台北市大同區公所之網站資料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網站資料(該平台網站資料計有地政司經管之ehouse不動產交易服務網及營建署經管之不動產價格e點通、住宅e化網、住宅統計資訊網等四大網站,由營建署擔任上述四大網站整合幕僚作業),針對大同區相關地理環境特色、主要商圈及住宅產品之行情作介紹,祁能對讀者有所助益,惟如有錯誤或遺漏之處,仍尚請不吝指正,謝謝!

大同區簡介

    

()地理環境:

大同區位於臺北市之西部,東邊以捷運淡水線和中山區為鄰,西邊則以淡水河與臺北縣三重市(現為新北市三重區)分開,南邊以忠孝西路、鄭州路與中正區、萬華區銜接,北邊以中山高速公路邊界和士林區為界。整個轄區涵蓋民國79年行政區調整以前的大同區、延平區、建成區,也就是包含了老臺北人口中的大龍峒與大稻埕這兩個地區,而大龍峒、大稻埕與艋舺(萬華)即是臺北盆地淡水河東岸地區最先開發的三個區域。

()地區特色:

大同區之土地使用以住宅區為主,但早期發展的商業型態至今仍然蓬勃發展,例如迪化區的南北貨、藥材市場,延平北路的布料市場,承德路、太原路的電機、五金市場等。而新興的服飾業集中於後站商圈與圓環一帶,農牧業則早已不存在了。
大同區由於老舊社區的更新與再發展,已經成為市府施政的主要項目,所以近年來有相當多的建設相繼開展,茲將大同區既有特色產業及路段概述如下:
(一)特色服務業:
 1
、特色銷售業
  
南北雜貨 迪化街1
  
中藥材 迪化街1
  
布莊 迪化街1
  
布料 南京西路、永樂市場
  
茶葉 甘谷街、甘州街、迪化街1段、重慶北路
  
粿 迪化街二段
  
金飾 延平北路12
  
皮件 天水街
  
服飾 華陰街、延平北路1段、重慶北路2段、南京西路
  
花卉 酒泉街
  
美術燈飾 重慶北路3
  
傢俱 民生西路
  
五金、塑膠 太原路、華陰街、南京西路、承德路2
  
木材批發 寧夏路
  
機車批發 延平北路3
  
汽車材料 承德路2段、赤峰街
  
百貨批發 重慶北路1
 2
、特色非銷售服務業
  
寧夏夜市 圓環、寧夏路
  
延平夜市 延平北路3
  
大龍夜市 大龍街
(二)特別產業:
  
旅運業 市民大道1
  
汽車修理業 承德路3
  
舞廳 南京西路、長安西路
二、 歷史街區:

()貴德街-大稻埕港埠設於此,日治時期稱為港町,為著名的茶街。也是臺北最早的洋樓街,為防洪水,老屋建築物臺基高出路面尺餘,亭仔腳(騎樓)約及腰高,入門都有45層臺階,為他處少見之現象。昔以茶行、布行為主要特色,現茶行雖沒落,布行仍甚活躍。

()迪化街-清領時期分為南街、中街,日治時期稱為永樂町,為布市、南北貨、藥材之集散地。老店密集,有傳統街屋特色的建築風格,巴洛克式建築富麗堂皇,配有裝飾造型,古意盎然,令人目不暇給,為現成的歷史活教材。66.10.18市府核定將迪化街1段劃設為20公尺道路,民國67年即將拓寬道路時引發了歷史街區保存與否之爭議,當時臺北市政府即委託臺大及中原分別針對「迪化街特定專用區」做了現況調查與發展構想,中原提了3個保存的替選方案,其中第2案為:全街道仍保持原有尺度(7.8公尺),保留並維護特殊風貌建築,民國81年民政局指定迪化街須優先保存之77棟歷史性建築物,民國85年臺北市政府再度針對大稻埕特定區委託淡大進行都市發展政策之研擬,除了街區保存方案外,研究單位對於街區之土地使用與交通、公共設施、開放空間系統方面,也提出其構想。84.7.3北市都委會第439次會議決議迪化街應變更計畫道路寬度為7.8~8公尺,88.6.29內政部都委會第467次委員會議審議決議通過本案,892月由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正式公布「臺北市都市計畫說明書」。 

()延平北路-日治時期稱為太平町,和永樂町、港町同是大稻埕的主要幹道,以鈕扣、傢俱業聞名。目前經營型態已改變,主要以金飾及服飾業百貨業為主。

()甘谷街-昔稱稻新街,為日治時代米穀行商聚集之所,當年「博米紱」(期貨米的買賣),往往牽動了臺灣的糧食價格,目前臺北市茶葉公會仍設於此街。

()哈密街-保安宮前有一座「四十四坎舊址」石碑,主為紀念當年大龍峒約44家的店舖,這是本地最早的商店街,大龍峒昔日即因此地之商業活動而日漸繁華。大部分傳統街屋已在道路拓寬行動中被拆除,但這條歷史街道與二級古蹟保安宮、三級古蹟孔廟及百年老校「大龍國小」的空間關係仍舊存在,街區亦依稀尚保存有四十四坎舊街的空間尺度。

()寧夏路夜市、重慶露店及圓環小吃-鄉土小吃名聞遐邇,昔日不僅是大稻埕人的消費所在,也是中南部遊客甚至外國觀光客到臺北的必遊之地,曾經風光一時、為大稻埕地區帶來了空前的發展,重慶露店於民國62年拆除,夜市光芒逐漸幽暗,圓環成了「孤島」,市民的共同情感及回憶正慢慢逝去。寧夏路現仍擁有傳統且人性化的空間,攤販亦多為老字號且皆有其獨特風味;因而將規劃改造300米長之寧夏路使其風華再現。

()傳統市場-草埔仔傳統市場位於清領時期大龍峒至大稻埕的下牛磨車街舊路上,歷史悠久(現為迪化街二段149巷聖公媽廟至民族西路口段),全長約200公尺,道路寬為6米,全盛時期生意興隆、人潮洶湧,現仍以傳統市場型態經營,周邊擁有臺北市歷史最悠久的傳統米食批發產業,在臺北市為最重要的批發地之一。全盛時期超過百家批發商,行銷市場遍及全臺各地,但目前米食業已轉趨沒落,惟逢年過節,交易仍甚熱絡。目前該市場正朝景觀再造方向規劃,務期重振產業文化及人文風貌。

()木材街-現今寧夏路、錦西街以及二路(街)交會之大同分局前廣場一帶,昔為木材傳統商業之集散地,交易頻繁,活動熱絡,由於傳統商業活動日漸衰退,廣場已淪為停車場,街道部份則由政府進行空間串連、意象重塑以促進更新。

()文教概況:

大同區的文化,始於大龍峒。大同區的商業活動是從大稻埕延伸至今。大龍峒臨近淡水河、基隆河交界處,開發晚於艋舺。而大稻埕興起於清朝的英法聯軍戰役,天津條約之後,淡水正式開港通商。大稻埕沿淡水河,形成街市,成為臺北市最大的物資集散中心。商業活動活躍傳盛至今的百年老店,比比皆是。英美外商紛紛於此設立洋行,所形成之外來文化,影響日後大同地區民俗、人文、文化深遠。大同地區由於開發較早,區內古蹟林立,廟宇香火鼎盛,再加上外來文化的衝擊,商社的設置,完整開發,自成風格。本區另一項特色,是豐沛人文孕育而生的各式小吃。「家家有特色,間間有典故」宛如大同地區的縮影,過去的興盛,歷歷在目。探訪本區,可以懷思古之幽情,憑弔過往商業薈萃的鼎盛時代;更可尋歷史的軌跡,重回時光隧道,來趟古蹟與美食巡禮。

()工商概況:

大同區的大稻埕與大龍峒是早期臺北盆地淡水河東岸最先開發的區域,大稻埕即曾因淡水河尚能通行船隻而形成商埠。目前本區以住宅區為主,但早期發展的商業型態至今仍然蓬勃發展,例如迪化街區的南北貨和藥材市場、延平北路的布料市場、承德路及太原路的電機、五金市場等,而新興的服飾業則集中於後站商圈與圓環一帶。

<參考資料:台北市大同區公所網站,http://www.datong.taipei.gov.tw/>

二、

認識大同區主要商圈

大同區主要商圈計有台北地下街商圈台北後車站商圈朝陽服飾商圈迪化街商圈等,茲將相關範圍圖示如下:

三、

結論

    

經由以上對於大同區的介紹,相信讀者應該對大同區的地理環境、地區特色文教概況、工商概況以及四大商圈之相對位置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下期將實際介紹目前大同區住家產品之行情,敬請期待。

 

 


 

 

不動產估價服務介紹 線上洽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